新竹市民富國小二年級學生於5月14、15日上午10:30至11:30,前往位於新竹市中央路的「241藝術空間」,參加「數位迷蹤」展覽的導覽與手作大聲公製作課程,透過實地參訪與互動活動,深入體驗數位藝術的魅力與科技結合的無限可能。
走進數位藝術世界
在專業導覽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首先進入展覽空間,認識「數位迷蹤」的策展理念。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曾鈺涓策劃,主要透過四個子題「數位變造的自然與記憶」、「演算法建構的自然系統」、「科技重塑的生存與時間」以及「記憶沉澱中的重新感知」,讓觀者反思數位技術如何改變人們觀看世界的方式,並重新探索真實與虛擬之間的界線。
透過導覽介紹,學生們了解到數位技術不僅能捕捉真實世界的景象,更能透過運算與程式設計,創造出全新的藝術樣貌,讓虛擬與現實交織。學生延伸原本在學校生活課程的主題「奇妙的種子」,透過數位延伸到夢幻世界,學生創作出記憶中的、小動物...,、小動物...,大家一創作出一座記憶森林!
創意大聲公製作課程
在展覽導覽結束後,學生們進行了大聲公製作的實作課程。活動現場,每位學生都拿到一個未組裝的大聲公材料包,並依照老師的指導,親手進行剪裁、組裝與裝飾,把剛剛看到的感動也可以畫在大聲公上。透過自己的創意,學生們製作出獨一無二的大聲公,並用大聲公分享今天的看見,體驗聲音放大的有趣效果。
此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與創意表達,更透過製作過程理解聲音傳遞的基本原理,達到寓教於樂的學習體驗。
學生心得與未來展望
民富國小的學生們在活動後紛紛表示,透過此次參訪活動,不僅對數位藝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從實作中體驗到聲音傳遞的科學原理。有學生開心地表示:「原來數位與藝術結合可以這麼有趣,我希望之後還能有更多這樣的體驗活動!」
民富國小未來將持續推動學生參訪各類藝術空間,並規劃更多跨領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夠透過實地體驗,培養對科技與藝術的興趣,並啟發他們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此次參訪活動不僅讓學生們走出教室,實際感受科技藝術的魅力,也透過手作課程體驗到創作的樂趣,象徵著學校在推動科技與藝術融合的教學理念上又邁進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