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發佈 社群玩家

新竹市 香山國小 陳慧玲報導

一起烏魚子 ,憶起家鄉味
永續環境教師研習
檔名:202312111139548501.jpg 檔名:202312111139548502.jpg

酒香浸透的烏魚子,以烈酒為介,炙火薰燒,表皮被烤得微焦成棕褐色,一口咬下,內餡金黃四溢,口感綿密彈牙,清爽不油膩,濃郁的幸福似在口中化開,這是新竹香山獨有的海之味-竹魚水產的烏魚子。
一、職人到訪
112年11月27日,午後微雨突襲,在新竹市教育會支持下,舉辦教師增能饗宴,邀請職人-許志豪,到校為老師們說一場「烏金」的故事,看見海洋環境的改變,促發養殖漁業發展的在地特色。
二、四面環海的經濟文化轉型中
台灣是個被海環繞的島國,擁有豐沛的藍色經濟,在航運、漁業、觀光上,信仰與文化,生態與資源……處處都有海的蹤跡,而原本依靠海洋生活的台灣,因著氣候變遷,全球環境改變,海洋經濟亦慢慢的轉型,養殖業也變成了漁業經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守信之魚會失約嗎?
烏魚又稱為「信魚」,原本每年準時的造訪台灣西海岸,此對漁民來說,是守信用,依約前來之魚,近年來因海洋環境日益嚴重,野生烏魚子也不如20年前的產量,講師分享了水試所公布的-近50年烏魚沿近海捕撈量變化圖,發現由於氣候變遷、海水暖化,導致烏魚洄游路線往北偏移,原本最遠可到屏東,但囿限於環境因素,現在大多只到雲嘉一帶,量少且品質受影響,烏魚是否還能守信如昔造訪,令漁民十分擔憂。
四、永續生態從家鄉開始
但位於新竹的「竹魚水產」卻善用了在地氣候的禮物-九降風,以及地理環境的優勢,出產全台獨有的風乾熟成「九降風黃金烏魚子」,並且不斷改良養殖烏魚子的技術,運用魚蝦共生的生態養殖法,亦符合SDGs2消除飢餓;SDG6淨水與衛生;SDG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等用續發展目標,透過友善的養殖方法,創造對環境友善,也能讓青年回鄉發展的的契機。
五、實地到訪竹魚「網室」
來到十七公里海岸線鄰近的竹魚水產,那時接近傍晚時刻,夕陽躲在青藍天空的背後,一絲絲象牙黃與暖白色的光線穿透而出,映照在養殖魚塭上,猶如水天一色的佳景;許老師在網室內解說著曬烏魚子的過程,因為正等著最佳時機,今日無法親眼所見日曬烏魚子的壯觀畫面,雖有些遺憾,但在廣場上許老師向大家介紹可折疊、深綠色、超過一米長的蜈蚣籠,使用它來捕抓養殖用的白蝦,儘管不能親自體驗,但是聆聽解說,便能想像其中的辛苦與充滿智慧的養殖技巧,數十年如一日地親自照顧魚塭,維護白蝦與烏魚數量的平衡,讓各自都能獲得需要的成長環境,當我們品嘗到一小口白蝦扎實,有彈性且鮮甜的口感時,再次驗證了養殖業者的用心與堅持做到最好的心意;而有技巧的烤烏魚子則是一門技術,黃澄澄帶有九降風獨特綿密口感的烏魚子,搭配獨特的烏魚子櫻花蝦醬拌飯,人間美食躍然於唇舌之間,所留下的是延續香山記憶與價值的沁香。
六、產地到餐桌的永續
隨著海洋資源的改變以及養殖技術的精進,希望透過友善養殖漁業的技術降低對環境的衝擊,讓海洋獲得些喘息與重生的的機會;透過產業、公部門、教育的支持下,讓產地到餐桌的口號能實踐,使海洋資源永續、魚產經濟能循環,傳統產業能以新風貌傳承與創新,在地價值魅力能渲染,創造城市獨一無二的故事。

檔名:202312111139548503.jpg
檔名:202312111139548664.jpg

香山國小校園新聞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