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第三場,我們再次回到東門國小。當水蛭老師秀出許多精彩的照片,分享他在熱帶雨林生活的故事,每個人都聽得十分入迷。像是為了能就近觀察野生動物,他們需要配合動物們的習性,避免過度打擾,因此需要長時間的等待,但當主角出現的那一刻,所有的空白都有了意義。他看到長臂猿群在樹林間快速地移動,從這一端到那一端,比我們在動畫「泰山」裡看到的還流
暢迅速。紅毛猩猩閒適自在地在樹上生活,牠們就像住在滿是山珍海味的冷藏庫中,餓了,就四處覓食直到吃飽;睏了,隨地找個角落就能睡著。水蛭老師感嘆地說,那樣無拘無束才是動物在自己家生活的真正樣貌。反觀從熱帶雨林來到動物園的紅毛猩猩,會因為好不容易得到一座高台,寧可長時間待在上面不肯下來;當失去自由、被當成展覽品的紅毛猩猩,獲救後卻陰鬱地躲在棉被裡,好幾天都不吃不喝。因此,來到動物園的動物們,不論是因為何種原因無法回到大自然,都值得人類更加用心善待。老師也去過日本旭川的旭山動物園考察,動物園的員工會根據長臂猿的生物特性,設計許多可以攀爬的設備,希望盡量拉近與自然環境的差距,讓牠們能更加自在生活。經歷前面兩場活動,這次水蛭老師再請孩子們寫信給動物園園長時,大家的思考角度明顯更加深入了,除了吸收很多動物的知識外,也開始會為動物設身處地著想,不再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發問。有幾位小朋友認為動物活動空間太小,想問問園長,為什麼園區不大一點?也有小朋友希望能提供更多給動物玩的遊樂設施。甚至有小朋友想問園長,為什麼不乾脆關閉動物園,還給動物們自由。這些千奇百怪的問題,都有待園長親自接招,一一為孩子們解答。
終於來到動物園講座的最後一場,也是小朋友引頸期待的「與園長有約」。楊礎遠園長是獸醫出身,曾擔任新竹市動物保護及防疫所所長,不僅動物相關經驗豐富,更是一個四寶爸,親和力十足,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們的目光,比平時上課聽講還認真呢。園長首先分享動物園裡不為人知的小趣事:紅毛猩猩雄大很挑食,不愛吃南瓜,總是亂丟亂扔的結果,就是牠居住的地方長了許多南瓜。野生的紅毛猩猩會花上14個小時覓食,活動範圍很大,但是被豢養的動物長期被餵食,空間不足,所以幾乎都會出現刻板行為,動物園的員工或志工會設計適合動物的玩具,或是增加動物取得食物的難度,希望能讓動物有事情做,從而減少刻板行為的出現。因此,當有小朋友提問:如果你有很多錢,你想要做什麼?園長不假思索地說,如果可以,他想要多買一些土地,希望能給新竹動物園裡的動物更多空間,能生活得更加舒適。接著,園長回答有關園裡動物的來源,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買賣交易,像是長頸鹿一隻要價一千萬,而且為了方便航空運送,有身材限制。第二是與其他地區動物園的動物交換,像是以前新竹動物園曾用五十隻猴子與日本交換北極熊,轟動一時,可惜北極熊不耐炎熱氣候,兩年後就過世了。第三則是認養,像是園內的蘇卡達象龜已經有十一隻了,很多是民眾無力而送來給園方,但蘇卡達象龜會長到很大,需要很多空間,動物園已經無法再提供協助了。因此,想要飼養寵物的小朋友一定要好好思考,一旦決定飼養,就要好好照顧牠們一輩子。而園長最想要為動物園增加的動物,他表示是黑尾土撥鼠。透過這次與園長面對面談話,孩子們發現新竹動物園的員工非常用心,為了使動物更加舒適,不僅花了心思安排各項玩具設施,也提出改進的計劃,像是現在進行的紅鶴區改善工程。而犧牲自由來到都市叢林的動物們,也提供我們親近動物的機會,讓我們不用跑去野外,也能觀察大自然的奧妙。因此,就像有位學生有感而發:以前我去動物園,只會看動物十分鐘,現在,我會想要了解更多。藉由這次活動,相信生態保育的種子,已悄然在童稚的心靈中播下,期許孩子們未來都能成為生態保育的生力軍,一同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