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自然科數位教學,茄苳國小日前舉辦六年級自然領域的數位公開觀議課,課程主題為〈使用能源對環境的影響〉,特別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楊凱翔教授蒞校觀課與指導,提供寶貴建議,現場師生互動熱烈,展現數位教學的實踐成果。 此次課程聚焦兩大學習重點:其一為分析並了解火力發電之所以成為台灣主要發電方式的歷史與原因,其二則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從日常做起,減少能源浪費、提高再生能源使用,以達環境永續目標。 課程依循「四學模式」進行,首先由教師發布任務,引導學生進入探究情境。在【組內共學】階段,學生運用平板觀察台電近年來發電與購電量圖表,並透過小組討論,理解台灣電力發展的變化趨勢與背後的能源選擇原因。在【學生自學】部分,學生遇到不熟悉的專業名詞,可即時利用「因材網」中的AI小幫手「e度」查詢,強化個人理解。 課堂最後進行【組間互學】,學生觀看其他組別上傳至PADLET的分析成果,並給予具體讚賞與正向回饋,不僅深化自我學習,也培養欣賞與交流的態度。楊教授於觀課後表示,本次課程充分展現教師精心規劃與學生主動學習的融合,數位工具的有效運用也大幅提升學生理解與參與度。 茄苳國小將持續落實四學模式與數位教學,讓學生在探究中思辨,在合作中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