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華社會科老師們設計的課程,創意又豐富!她們積極推動校本課程{花現吧! 母親河!}老師親自帶領學生踏查建華周邊,汀埔圳、竹中老宿舍、東山濕地,讓社區環境融入課程。🌸🌸🌸🌸🌸🌸 🥠🍪🍩更帶學生“吃遍台灣”,在地理課合法吃零食!有得吃,台灣地形都立馬會背!!過程中除了地形的掌握,組員還要學會規劃和分享! 👍建華老師們用心規劃的課程,為素養導向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在社會科教師群的努力之下,除了在九年級將進行統整
|
跨科複習,更將結合PBL教學模式。讓社會科的學習更全面完整、更跨科整合、更符合素養與會考的趨勢🏆🏆 #感謝社會科教師群 #感謝吳歆婕老師 @吳歆婕 以下是老師簡述課程運作的流程,可以看見建華老師們的用心: 1.分組 2.給題目:踏查過程要學生分組分享內容! 3.給提示:提示幾個查資料時可以進行的方向! 4.給海報:出門只能帶這個去,是大抄也是解說海報! 5. |
團魂:增加一下團隊感所以說海報要拼起來! 6.探路:帶出去前約領域伙伴走了一次,自己又去走一次 6.踏查:時到點給學生分享,小組講完老師會再補充一下 (踏查的流程:第一站講櫻花和水圳,再講濕地、汀甫圳由來、綠地規劃永續城鄉,然後 廟宇與生活,最後 竹中宿舍日治時期道路規劃特色。) 當然,不只停在出去踏查,回到學校還要做課程收尾,跟學生講,這個課程我想要他們學的東西:包括分組、製作海報、各個點學到了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