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發佈 英語教育

新竹市 科園國小 甘艾靈報導

雙語教育觀察站:TPR及多模態教學法激發學童英語學習熱情
科園國小雙語教育新典範:TPR及多模態教學法引領學童快樂學習英語
檔名:20253111956321401.jpg 檔名:20253111956321402.jpg

新竹市科園國小今日迎來一場重要的雙語教育教學觀摩,由新竹市政府英語資訊中心委員Angel、外國教學顧問Bryan,與外師機構夥伴Hannah共同參與,觀摩外師Eloisa的教學成果。

在這場二年級的觀摩課程中,在班導師紫菁老師的平時帶領下,學生們展現出活潑有序的學習態度。外師為此次課程進行了周密的準備,而英語教學團隊也在教案設計、教具準備及課程流程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科園國小校方對雙語教育的推動投入大量心力。校長定期進行入全校班級觀課,不僅給予外師或是校內班級導師提供必要的支持,教務主任蘇主任及教學組長佩珍、資訊組長銘富、註冊組長雅如更是全力支援各項教學活動,為學校的雙語教育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課後檢討會議中,與會委員針對教學方法展開深入討論,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設性的具體建議。其中,委員們特別著重強調了TPR(全身反應教學法)和 Multimodality(多模態教學)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的關鍵作用。這兩種教學方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創造更具互動性的課堂氛圍。

委員建議外師在授課過程中,可優先考慮使用簡單易懂的句子結構和基礎單字,同時搭配豐富多樣的圖像教具作為輔助工具,這樣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維持他們的學習專注度。

經過實踐證明,這些教學方法特別適合低年級的學生群體,因為在這個階段,學童往往通過視覺刺激和肢體活動更容易接收和記憶新知識。

透過這些教學策略的靈活運用,能夠幫助學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全英語的教學環境,為他們建立良好的語言學習基礎。委員們特別肯定課堂中的互動式教學設計。

例如:如果能在拼圖活動結束後,教師再帶領學生反覆練習單字,例如「Queen、Queen、Queen」,每個活動結尾再加入語言的練習,不僅能維持低年級學童的學習興趣,更能強化其語言學習效果。

科園國小的雙語教育成果來之不易,這歸功於新竹市政府、英資中心、外師機構以及校內英語教學團隊與行政團隊的通力合作。大家共同打造優質的雙語學習環境,為新竹在地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奠定良好基礎。

這次的教學觀摩不僅展現了科園國小在推動雙語教育上的成果,期待未來能持續深化雙語教學品質,培育更多具備國際視野的新世代人才。

科園國小校園新聞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