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發佈 共譜教與學的樂章

新竹市 光武國中 蘇錦霞報導

光武國中共譜教與學-詩賦篇篇
檔名:20161118947435021.jpg

    光武國中國文科教師103年度推動「文質繽繽」作文教學社群,進行專業對話、經驗分享等相關活動,教師參與熱烈,反映良好。每週五上午領域時間,皆以共同備課的方式進行教學研究與經驗分享。本校國文科教師平日即以讀寫結合的方式授課, 散文的閱讀與寫作已達一定水準,新詩方面則偏向賞析為主,期望透過社群研討的力量,讓新詩創作朝向更生活化、趣味化、創意化的方向發展。
    傳統教師的角色為課程的詮釋者,累積許多教學經驗後,若能透過共同備課創造關懷與信任的氛圍,就能增加額外的參照點,提升教與學的成效

檔名:20161118947435022.jpg 。許多有意義的學習,是經由實作中獲得,只要教學者願意耐心陪伴與引導,以「共同創作」鼓勵學生親身體驗,<br>讓每位學生有信心地參與討論,學生將會發現:新詩的學習與創作一點也不難。<br>    因此,邀請了在北一女任教的大學同學,以鄭愁予的現代詩〈錯誤〉為文本,分享新詩創作教學的經驗。研習課程透過讀詩、寫詩兩個面向,將課程分為意象的「發想」、「篩選」、「解讀」與「成形」四個單元。
    創作之前,請學生以選取的校園景點為主題,根據個人經驗或想像,產生一幅畫面,以簡筆畫在學習單的框框之中,老師提示事實、感受、聯想三個方向為發想線索,讓學生根據上一步驟的畫面繼續聯想或加深,進行兩行詩創作,接著個人帶著創作的兩行詩,與其他組員的兩行詩結合,經由同組的分享、討論激盪,篩選出四到六句詩句、調整詩句順序來共同組詩,最後加上詩題。然後請各組將詩作書寫於黑板或軟性白板上,上台分享詩作,並以符合情境的聲調與節奏朗讀。

檔名:20161118947435023.jpg

光武國中校園新聞 回上一頁